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乡村小说 > 职场高升:我在名企打拼的日子 > 章节目录 第008章:工作艰辛

第008章:工作艰辛

    谁说总装车间里的工作要轻松了,这活重的可真不是人干的,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能支撑下来。[网 ]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每天来来回回的我需要和师傅一起扛七八十个消音器组建,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一百个。这么多的数量,真够呛。“你恐怕还不知道吧。”卢叶书瞪着眼睛冲我解释着,“在总装车间里,就咱们底盘线上的活最累了。活累也就罢了,人手不够是最大的问题。你没看到,每天拉线的都是咱么底盘线么?”拉线是流水线生产线上贯穿整条线的一根线。流水线总是按照一定的速率来运行的,按照速率,每个工位上的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装配工作。如果无法完成装配工作的话,就需要拉一下身边的那根线使生产线停下来,好让自己有多余的时间来完成装配工作。一般来说,拉线会让整条生产线的生产速度降低,所以车间里对生产线的拉线率会有一定的考核指标的。因为底盘工段的人手不足且活重,所以整个车间里拉线最频繁的便是底盘工段。卢叶书说的很是,不过我倒觉得有得有失嘛——能进总装车间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我会被分到底盘线上,估计老天爷也是看到我太瘦弱了,所以要放到这里锻炼吧。“你能不能再快点,就要掉线了还慢吞吞的。”就在我用蹩脚的技术装配的时候,郑爽瞪着眼睛,用一口浓浓的河南音冲我吼着。郑爽负责的是我上一个工位,负责发动机线束的安装。 这家伙可不管我是不是新员工,见到我这边安装慢了,他马上猴急地催促起来。然而尽管我这边干活慢,而且老掉线,不过我还是觉得累:一天下来,我只觉得自己腰疼腿疼胳膊疼……总之,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地方是舒服的。如果单单只是这样的话,我也就认了,毕竟这是工作,是学校老师说的我们在被企业家榨剩余价值。然而让我郁闷的是,正式进入工作中后,我发现Q公司给我们安排的一切,和我们合同上所写的差得很远了。按照合同,我们经历六个月的实习期,便可以进入职能部门工作,然而合同没有说进入只能部门的话是要经过内部竞聘这一环节的。这也就算了,然而我更没想到的,面试的时候负责任正儿八经地跟我们说:“你们来了之后,每个月的基本工资都可以拿到1600块钱,工作日是五天,每天八个小时。不过按照我们公司的情况来看,有时候也会有加班的。”负责任告诉我们是“有时”,这个“有时”不代表是天天,然而我们是每天加班一个小时甚至是四个小时。不光平时加班,周六也照样加班不误。面试官给了我们那么好的期望值,结果事实却是这么的不堪。加班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每天下午四点钟接到上头领导加班的消息时,包括我在内的整个生产线上的工友都快崩溃了。在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恐怕是第一次的“八到八”(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加班。那一次,我在装配的时候望着车间里的灯光全部打开,望着外面黑沉沉的夜色时,真有种崩溃的感觉。那个时候,我很想骂人,很想如书本上所说的那样,马上到劳工局去告Q公司。然而即便自己忍住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之后我却是觉得自己来到这个公司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慢慢的,“苦力”又重新攀上了我的脑子里。我想不通,为什么我上了那么多年的学,最终的结果还是给人家做苦力的份,为什么我堂堂一个大学生只不过是个实习生,在公司的地位比一线员工上很多人的地位都要底下呢?我想到了我的弟弟,他是上学的时候不好好念书,初中还没毕业就出来闯荡江湖的,如今算算,他已经有五年的工作经验了。在这五年里,我亲眼目睹了他从大排档里的洗碗工,拿着月薪三百八的收入一步步地爬到了如今在一家铁厂开定点起重机,月入直接飙到了五六千。对比弟弟,念完了三年高中四年大学的我却不如他。如果仅是如此的话也就罢了,关键是回过头来,我觉得自己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似乎什么都没学到。甚至我所学的专业,也与现在的工作完全不对口。想想这四年的时光,真是被我白白糟蹋了。我在想,假如当年初中毕业后,我念个中专然后出来打工的话,现在月收入不要说五千了,三千应该是绝对没问题的吧?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后悔有什么用?好在活虽然累,但班组里的同事都很友善的。班长陈豪虽然被卢叶书说的很夸张,但我觉得他将我分到消音器工位纯属无心,最起码他平时总会时不时地过来帮我。陈豪比我小一岁,没念过大学但对大学校很向往,所以他很喜欢听我说一些关于大学里的故事。卢叶书是我的老乡,不用说了,人很不错。这家伙虽说比我小两岁,但总是以“为师”的身份,从我的手里将最重的活给揽过去。那个郑爽,虽说他说话粗声大气的,但人很热情,也总会帮我做很多事情。除此之外,我遇到的其他几个都很不错:真真、正波、国庆,还有和我同在一个班组的大学生郑佳明,这些人都非常不错。尤其是郑佳明,对我来说,他就是个神奇的人物。至于神奇在什么地方,我之后才知道的,总之现在我所有的经历都是疲于应付大线上的生产。之前说了,A线因为是全公司最新的生产线,所以每个工位的人手并没有配齐。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一个人通常要做三四个人的活。比如说我,那个时候我就负责左右拖曳臂加固、底盘隔热板的安装,然后再是消音器安装。最夸张的一次是,我一个人组装好了油箱上的各种管子后,紧接着安装油箱吊带、检查发动机线束,然后跑到自己工位上做自己的事情——这么一来,我那时候就是一个人做了七个人的活。现在想想,我都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好猛。就这样,我们还被要求不允许拉线!( 职场高升:我在名企打拼的日子 http://www.xlawen.com/kan/15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